Quanzhen Sect and Zhengyi Sect of Taoism
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传统宗教, 形成于东汉, 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、道家学说、鬼神祭祀以及占卜、符箓、禁咒等巫术综合起来的产物, 所谓“道家之术, 杂而多端。”道教组织形式最初为民间教团, 包括五斗米道、太平道等。北宋以后, 道教的流派发展为正一道、全真道、真大道、太一道、净明道等。自明清以来, 道教唯存全真、正一两大派, 流传至今。
全真道
全真道亦称“全真教”“全真派”, 为道教的主要流派。创始人王嚞, 号重阳子, 即王重阳。金世宗大定七年 (1167) 王重阳到山东传道, 以全性返真为宗旨, 名其讲道处曰“全真庵”, 入道者为“全真道士”。
全真道教义的特点有: (1) 提倡三教合一。王重阳本出儒门, 继读佛教《波若心经》而有彻悟, 甘河遇仙, 授以秘诀之后, 乃出家修道。由此经历, 提出三教圆融的思想, 并以一本三枝为喻, 认为“三教者不离真道”, 所以教人读《道德经》《清静经》《波若心经》《孝经》, 兼采道、佛、儒三教经典。 (2) 不尚符箓, 不侈谈神仙长生, 主张性命双修、先性后命的内丹修炼。王重阳从根本上否定长生不死之说, 认为识心见性则可超脱生死, 而修道即是明心。全真道的内丹理论不仅肯定佛教心性不生不灭、明心见性说, 而且与儒家的正心诚意、尽心知性相结合, 是内丹思想吸取禅宗和理学之后在哲学上的深化。 (3) 主张功行并重, 清净恬淡, 无私寡欲。功指内修的功夫, 行指济世利人的德行。所谓“有功无行, 道果难成;功行两全, 是谓真人。” (4) 重视儒家的伦理道德实践, 强调忠君孝亲。
王重阳有七大弟子, 号称“北七真”。金大定十年 (1170) 王重阳卒后, 七人弘扬师教, 各立宗派。马丹阳建遇山派, 谭处端立南无派, 刘处玄立随山派, 丘处机立龙门派, 王处一立嵛山派, 郝大通立华山派, 孙不二立清静派。其中唯龙门派最盛。13世纪20年代, 成吉思汗命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, 并免去宫观道士的差役赋税, 从此全真道士久居丛林宫观, 注重清整戒律。长春门下赵道坚强调持戒, 开“龙门律宗”, 为第一代律师。王常月号全真道“中兴之祖”, 著《龙门心法》, 为全真道律宗的重要典籍。至此, 全真道完成了由丹法清修为主向严持戒律为主的转变。
全真道士不婚、素食, 常住宫观清修, 为出家道士。
正一道
正一道亦称“正一派”, 道教符箓各派的总称。元朝以后, 与全真道同为道教的两大派。正一道原为五斗米道, 为东汉顺帝时张陵所创。传说太上老君亲授张陵《太平洞极经》《太清经》《太玄经》《五斗经》《正一经》各若干卷, 后张陵传授于后裔及其门徒。张陵被尊为天师, 其所创之道派亦称天师道。唐宋以来, 南北天师道与上清、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, 元成宗大德八年 (1304) 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后裔张与材为“正一教主”, 总领三山 (龙虎山、閤皂山、茅山) 符箓。此后凡是道教的符箓各派统称正一道, 主要奉持《正一经》, 崇拜鬼神、画符念咒、驱鬼降妖、祈福禳灾等。
正一道士不住宫观, 可以有家室, 为在家道士。
作者:中国宗教,本文章已出版认证,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抄袭,违者追究法律责任。非授权禁止转载!
免责声明:本文观点和立场不代表道学家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