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嘉绮
-
浅谈道家美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影响
摘 要:道家美学是中国历经千百年的文化结晶,研究其精神文化内涵,融入我们的视觉传达设计中,以直观的方式将国学思想传承与发展,也能让我们的设计作品饱含中华文化之魂,从而树立明确的民族...
-
老庄思想下历史场所空间营造方法
摘 要: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深远。其代表老庄思想中“道法自然”“天人合一”等思想对于中国造园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本文通过从“道”出发,从中...
-
司马承祯《坐忘论》身心关系研究
摘 要:司马承祯“坐忘”论在借鉴佛教工夫方法的基础上,系统梳理道教典籍的思想资源对《庄子》进行宗教化改造,最终形成了可与“宴坐”相对抗的道教修养工夫。论文对比分析了司马承祯、郭象、...
-
道教修炼视阈下的《吴全节十四像并赞卷》
摘 要:吴全节是玄教第二任嗣教,其精于斋醮科仪、内丹修炼,擅长诗歌、书法创作,和统治者关系密切,和儒生交好,社会地位超然,影响甚巨。现存美国吴全节十四幅画像是吴全节40多年的历史见...
-
程智与道教及民间宗教初探
摘 要:程智是明清之际的重要思想家,与佛教、道教往来甚为密切。程智不仅精研《老子》《庄子》《周易参同契》,而且师从高道,修持内丹。更为重要的是,程智与明末清初江南全真龙门派往来密切...
-
论“记纪神话”中的道教元素——兼论古代日本对中国道教的解读
摘 要:“记纪神话”是借用了一些道教词语及论述方式,并参照道教对老子的神化而发展出带有神喻启示特点的宇宙神创说,以此来讲述奠定了日本民族、国家与宗教之源的神道故事。作为体现着日本文...
-
道学文化的深远追溯与多维探索——“第四届昆仑高峰论坛”综述
A Far-reaching Trace and Multidimensional Exploration of Daoist Culture——Summary of“The 4t...
-
清代苗族巴岱手抄符本中的鬼符释义
摘 要:清代苗族巴岱手抄符本内容可分符咒、符图、符文三部分。苗族鬼符是苗族巴岱为人除灾解难、役使鬼神的重要神器,其鬼符纹样中,“鬼”纹多不胜数,“”或“O-O-O”符纹出现频次较多...
-
道佛关系的图像学研究:唐玄宗时期的四川摩崖造像
摘 要:本文重点研究了四川地区独特的道佛混合造像。通过考察四川三处道佛成对造像及相关碑刻,认为它们都是在唐玄宗扶持道教的特定时代背景下出现的,都产生于道教为国教的唐玄宗统治时期(7...
-
民国道士谭遁九与《道教季刊》的创办
摘 要:民国时期,重庆地区道教的发展表现为宫观数量较多,著名道士不孤,弘道之事斐然。作为其中较著者之一,道士谭遁九复建合川二仙观,并创办《道教季刊》,在道教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...